close

龔濟/文字工作者(台北市)/聯合報

孫運璿百年冥誕的紀念會剛過,嚴家淦與台灣經濟發展的國際學術研討會這兩天接續舉行。

討論這兩個人的事蹟,當然不會略過他們另外一批「戰友」,如尹仲容、李國鼎、趙耀東等人,這些人一起被尊稱為「台灣經濟的推手」。對於這樣的「榮銜」,他們當之無愧。沒有他們,就沒有台灣的「經濟奇蹟」,沒有「台灣經驗」,台灣也不可能進入「亞洲四小龍」的行列。

他們的貢獻太多,很難細述,舉其犖犖大者:

嚴家淦:發行新台幣,把台灣阻隔於當年大陸惡性通膨之外,同時建立預算制度、改革外匯及制定獎勵投資條例,穩定了局面,開啟了建設的契機。

尹仲容:一九五四年策動台灣經濟大轉彎——民營化,並配合一連串大規模財經改革。他與長官、同僚力爭自己的政策,常聲淚俱下,終於使台灣的計劃經濟成功轉型到市場經濟,為台灣後來的發展開闢了坦途。

孫運璿、李國鼎:是台灣經建的一時瑜亮,他們合作設立了加工出口區、科學園區,推動十大建設,穩健地度過了「中美斷交」和「石油危機」,被大眾譽為「風雨中的舵手」。

趙耀東:僅一座大鋼廠的籌建、制度、用人和經營管理,就可使他在台灣經建史上光芒四射。

當然,還有一些名字,如陶聲洋、王昭明、葉萬安等人,也都不應該忘記。

這些人有一個共同點:以國家同胞為念,竭智盡忠、清廉狷介、功成不居,等到退休或辭世,仍然上無片瓦、下無寸土、手無股票。

後人享受這些先賢以心血換來的成果,不要說感恩,恐怕已很少人還記得。甚至有些人,提到那個時代,只會往他們臉上抹灰,不談孫運璿累到中風,也不談李國鼎晚年的憔悴。

因為台灣過去在政治和經濟上有些儲蓄,今人才有「能力」揮霍。但是「卯吃寅糧」還能撐多久?似乎沒有人在意。大家都忙於攬權、弄錢、撒野、鬥爭,誰還有「閒情逸致」想未來的事?反正船到橋頭自然直唄!

有人說,如嚴、尹、孫、李、趙等人還在就好了。這是不識時務的話,他們如活到今天,不是被媒體鬥臭,也會被國會鬥倒,一樣做不了事。

孟子說:「入則無法家拂士,出則無敵國外患者,國恆亡。」今之台灣,外面的敵國外患不少,但裡面有沒有守法的大臣和輔佐的賢士呢?如果有,大環境能容許他們發揮多少作用呢?是則,會「國恆亡」嗎?也許生活在台灣的人,都應該認真地想一想吧!

正是:悵望千秋一灑淚,蕭條異代不同時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李永謙 的頭像
    李永謙

    李永謙的部落格

    李永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